印度一化工厂爆炸6人死亡

发布时间:2022-04-13 08:44:09
来源:原创
作者:摩熵小编
1
事故发生在距离艾哈迈达巴德市约235公里的一个工业区。当地警察说,6名受害者当时在反应炉附近工作,在溶剂蒸馏的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

当地时间4月11日凌晨3点

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巴鲁克区

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

导致6名工人死亡

事故发生在距离艾哈迈达巴德市约235公里的一个工业区。当地警察说,6名受害者当时在反应炉附近工作,在溶剂蒸馏的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

历史事故案例

1

江苏省宝应县曙光助剂厂“5·29”爆炸事故

关键词:化学爆炸、蒸馏过程2014年5月29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曙光助剂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

事发时,该厂当班工人正将甲基邻苯二胺(粗品)投入夹套式真空蒸馏釜进行生产。由于甲基邻苯二胺(粗品)含有的杂质在蒸馏过程中浓度逐渐升高,在一定的温度和空气进入釜内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

2

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6”爆炸事故

关键词:蒸馏釜2021年2月26日16时19分左右,位于湖北省于仙桃市西流河化工园区的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硫化物精制车间复工复产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原因为蒸馏过程中,蒸馏釜超温,釜内物料(甲基硫化物和甲苯)剧烈分解放热发生爆炸。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中。

3

山东淄博市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28”爆炸事故

关键词:固体残留物热分解、操作不当、2011年5月28日,山东省淄博市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50万元。事故直接原因

该公司硝基甲烷车间精馏工段粗品精馏过程中,在蒸馏罐中投入原料时,未加入低沸点物,且蒸馏时间过长,精馏罐处于低液位状态,在罐内壁形成较多固体残留物。在精馏罐持续加热条件下,精馏罐壁面固体残留物发生热分解而爆炸,爆炸引发罐内气体和残留液体整体爆炸燃烧。

4

黄岩焦坑化学厂“9•17”违章操作蒸馏系统爆炸事故

关键词:固体残留物热分解、操作不当、1997年9月17日,黄岩焦坑化学厂过氧化甲乙酮车间蒸馏系统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1万元。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蒸馏操作工违反操作规程,在第二次蒸馏开始前,没有在料液中加入稳定剂,导致过氧化甲乙酮过热分解,引起蒸馏系统爆炸。

    反应釜和蒸馏釜(包括精馏釜)是化学工业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也是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的设备。然而,精细化工企业常见的操作就是反应完成之后,该反应釜又当蒸馏釜使用,将其溶剂进行蒸馏回收套用,若产物受热分解,且未有效控制操作温度,可能会造成物料分解爆炸。如浙江临海某医药中间体公司爆炸 ,导致3人死亡。直接原因:在减压蒸馏浓缩反应液过程中,操作人员打开夹套蒸气旁通阀,导致高温联锁失去保护作用,釜内温度超过反应产物分解热温度,反应产物急剧分解放热,体系压力、温度迅速上升,最终导致反应釜超压物理爆炸。   

    在《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强调了深化精细化工企业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要求现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必须于2021年底前完成有关产品生产工艺全流程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同时按照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指导意见,对相关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副产物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和蒸馏、干燥、储存等单元操作的风险评估

    那么如何预防反应釜事故呢?

反应釜使用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制度操作

严格规范制度操作,这是操作的最基本要求。在操作化工反应釜之前,应该了解设备的规范操作制度。虽然设备说明书上提供规范信息并不是很详细,但是有些必须要遵守的制度一定要做到,才能保证设备操作安全。

2操作前检查

操作化工反应釜之前要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有异状。如果设备在正常运行中,一定不能将上盖和触及板打开,以免发生触电现象。在操作的时候严禁带压操作,这样不仅损坏设备,同时有安全危险。在氮气试压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变化,以免压力过高。

3注重观察

操作化工反应釜的时候,要注重观察,观察每一个操作步骤。尤其是反应釜加热到一定稳定的时候,千万不能和釜体接触,以免烫伤。在实验完成后,首先要进行降温处理,等待温度冷却,以免温度过高造成设备损坏,此外还及时拔掉电源。

4注意保养

设备操作不仅要注重操作过程,同时也要注重设备保养。设备保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只有学会了保养,才能使设备发挥其较好的性能,同时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反之则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操作性能。

反应釜防火防爆技术措施1防止反应物料泄漏一般工艺危险中的“排放和泄漏控制”项,特殊工艺危险中的“毒性物质”、“易燃及不稳定物质的数量”、“腐蚀”、“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等项都是与泄漏有关。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泄漏率,从而降低火灾和中毒危险。设备要选材合理,减少腐蚀,精心维护,保护良好运转状态。2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温度是氧化反应器工艺控制的主要参数。当液相氧化反应器的单位体积所需传热面很大时,不宜将传热装置设置在反应器内,应采用外循环冷却器,尤其在大规模生产中应采用。3抵制反应物料的爆炸危险性当仪表或装置失灵,反应器内物料浓度处于燃烧范围内或附近,特殊工艺危险中“易燃范围内及接近易燃范围的操作”的危险系数将增加。应当采取措施,抵制反应物料的爆炸危险性。原料混合器放置在反应器进口附近,确保原料在混合器中混合后立即进入反应器,减小可能发生爆炸的空间。在接近爆炸极限条件下进行的氧化反应,应严格控制原料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比例。生产装置要有自动化控制仪表,组分分析的安全联锁警报装置。此外,还可采取原料气和氧气或空气分别进料方式,以避免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4配置安全保护和防火设施反应釜内的火灾、爆炸危险性非常高,设计中采用了较多的安全装置和防火设施进行补偿,使实际危险性等级下降了几个等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装置的完好率和投用率。否则装置的危险等级会回升。反应釜的检查维护要点反应釜的检查维护要点如下:(1)反应釜在运行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超温、超压。(2)按工艺指标控制夹套(或蛇管)及反应器的温度。(3)避免温差应力与内压应力叠加,使设备产生应变。(4)要严格控制配料比,防止剧烈的反应。(5)要注意反应釜有无异常振动和声响,如发现故障,应停止检查检修,及时消除。

相关知识链接:

精细化工企业反应釜爆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