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附相关案例分析及应急处置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2 08:33:47
来源:原创
作者:摩熵小编
2
当地时间4月18日晚,位于普拉克明-路易斯安那州的陶氏工厂发生火灾,并导致氯气泄漏,据悉,发生事故的公司是Olin公司。

当地时间4月18日晚,位于普拉克明-路易斯安那州的陶氏工厂发生火灾,并导致氯气泄漏,据悉,发生事故的公司是Olin公司。

随后Dow Louisiana Operations发布紧急声明称,陶氏紧急服务部门正在积极响应发生在Olin的事件,Olin公司是我们在普拉克明地区的第三方租户。陶氏化学正与伊比维尔教区警长办公室密切合作,将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氯气的持续泄漏。

1.氯气理化性质

剧毒,吸入高浓度气体可致死;包装容器受热有爆炸的危险。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燃, 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 

012.历史上发生的典型氯气泄漏事故

云南南磷集团电化有限公司“9•17”氯气中毒事故

2008年9月17日,云南南磷集团电化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71人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氯充装站操作工将液氯钢瓶充满、关闭液氯充装阀后,没有及时调节液氯充装总管回流阀,充装总管短时压力迅速升高,造成充装系统压力表根部阀门上部法兰的垫片出现泄漏。泄漏的液氯气化扩散,造成该名操作工和下风向其他岗位的6名操作工以及正在该企业的二期建设项目施工的64名施工人员不同程度中毒。

河北省沧州市化工厂“12•12”氯气中毒事故

1990年12月12日,河北省沧州市化工厂发生氯气外泄事故,造成厂外群众800余人吸入氯气,其中147人到医院求治,19人住院治疗。事故的直接原因:开启直接通往尾气系统的阀门时,开启速度过快,使压力较高的氯气突然进入平时几乎是常压的尾气管,将塑料管冲坏,造成氯气泄漏。

辽宁锦西化工总厂“7·22”氯气泄漏事故

1995年7月22日,辽宁锦西化工总厂氯碱分厂液氯车间铁路槽车充装货位发生氯气外泄,造成1人死亡,11人氯气急性中毒,45人不同程度受到氯气刺激。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铁路槽车移位导致槽车顶部氯气阀门与货位上的氯气阀门之间的连接管线断裂,导致槽车内的液氯喷出。

山东青岛广益化工厂“7·24”氯气泄漏事故

1997年7月24日,山东省青岛广益化工厂发生氯气外泄事故,造成1900多人吸入氯气,其中24人轻度和中度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氯储罐罐体腐蚀严重,上部走台边缘和罐体接触部分锈蚀导致破裂,致使罐内氯气外泄。

河北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5.13"液氯泄漏

2017年5月13日3时30分左右,河北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发生液氯泄漏事故,造成2人死亡,25人住院观察治疗,直接经济损失约320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河北利兴公司违法改造特种设备,违规在液氯压力管道上加装电加热圈,致使压力管道管壁在高温环境下腐蚀加速变薄,最终不能承受管内压力,发生破裂,造成液氯大量泄漏。

023.氯气泄漏应急处置

氯气泄漏出事故,到场处理别马虎

刺激腐蚀易爆炸,胆大心细别中毒

首先划出重危区,参战人员细防护

启动设施降毒气,关堵倒转快速度。

灾害特点:

1.氯气是强氧化剂,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易溶于水和碱溶液;

2.日光条件下与易燃气体混合会发生燃烧爆炸;

3.属剧毒物质,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4.扩散迅速,向低洼处漂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

5.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处置措施:

1.侦检重点查明泄漏容器(或储罐及罐区)储量、泄漏部位、强度和遇险人员的位置、数量、营救路线和周边单位、水源、道路等情况,查明是否有能与氯气发生剧烈反应的危化品;

2.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资出入,转移现场内危险物品;

3.启用固定设施或利用雾状射流稀释降毒;

4.采取关阀堵漏的方法堵漏,不能堵漏时,采用烃泵倒罐、惰性气体置换、压力差倒罐等方法进行输转倒罐;

5.利用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进行化学中和,较小的液氯钢瓶损坏可采取浸泡水解措施;

6.采取简易排毒法,物理和化学消毒法措施对人员、装备、场地进行洗消。

泄漏应急处置: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 戴橡胶手套。如果是液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 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构筑围堤堵截液体泄漏物。喷稀碱液中和、稀释。隔离泄漏区直 至气体散尽。泄漏场所保持通风。不同泄漏情况下的具体措施 :瓶阀密封填料处泄漏时,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瓶阀出口泄漏时,应查瓶阀是否关紧或关紧瓶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堵漏器材(如竹签、木塞、止漏器等)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脱落。上述处理均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C、pH值不小于7, 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 下风向疏散白天400m、夜晚1600m; 大量泄漏,初始隔离600m, 下风向疏散白天3500m、夜晚8000m。

特别警示:

1.车辆、人员进攻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2.严格警戒并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检测;

3.进入重危区作业人员必须专业精干,实施一级防护,采取水枪掩护;

4.对救援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检查,防止二次污染和伤害;

5.要以事故单位专业人员为主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

6.组织事故单位和石化、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专家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保障;

7.尽量减少水域或环境污染。

03

更多氯气知识,请参考《氯碱生产氯气安全设施通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