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下午4时18分,约旦唯一港口——亚喀巴港(Port of Aqaba)发生严重事故,一个储存有毒气体的罐箱在吊装过程中掉落,数十吨的有毒气体瞬间泄漏。据约旦国家通讯社报道,截至目前...
当地时间27日下午4时18分,约旦唯一港口——亚喀巴港(Port of Aqaba)发生严重事故,一个储存有毒气体的罐箱在吊装过程中掉落,数十吨的有毒气体瞬间泄漏。据约旦国家通讯社报道,截至目前,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上升到14人,另有265人受伤,约旦当局要求当地居民留在室内,紧闭门窗。
亚喀巴港事故现场的有关视频
视频画面显示,在装载氯气罐箱到船上的过程中,由于起重机故障,一根吊起装满25吨有毒气体(氯气)的储气罐的缆绳突然断裂,突然跌落到一艘船的甲板上并发生爆炸。导致储气罐爆炸泄漏, 一大片明亮的黄色气体云在地面上扩散开来,人们纷纷跑向安全地带。
原本排队等待吊运的第二辆绿色拖车受到气体冲击后,也迅速驶离爆炸点。从视频中还可看出,现场还有至少8个同样的罐箱等待转运。
据当地广播电台Al-Mamlaka报道,掉落的罐箱当时装满的是整整25吨氯气。
以下是英国《卫报》据当地广播电台Al-Mamlaka画面制作的视频片段:
阿联酋的《每日海湾》新闻:
据当地媒体称,有199名伤者因接触化学物质仍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其中一些人情况危急。
报道称,最近的居民区在25公里外,当地卫生官员提醒人们呆在室内,关上门窗。
中国驻约旦大使馆当天发布公告,提醒全体在亚喀巴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关注当地政府公告,避免外出,居家并尽量关闭门窗,确保自身安全。如遇紧急情况需联系使馆,请拨打:00962-778400870。同时,请在约中国公民关注使馆最近安全提醒,近期避免前往亚喀巴。
氯是一种用于工业和家庭清洁产品的化学物质。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下,它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但通常是高压和低温存储和运输。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 当氯被吸入、吞咽或与皮肤接触时,它会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损害身体细胞的酸。吸入高浓度的氯会导致肺部积液,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被称为肺水肿。在人类历史上,氯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用作化学武器。
亚喀巴港运营公司的前负责人Mohammed al-Mubaidin对媒体透露,当时一艘船舶正在码头等待装运20个“含有极高比例的氯气”的液化气罐箱。
(图源:Anadolu Agency)
剧毒,吸入高浓度气体可致死;包装容器受热有爆炸的危险。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燃, 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
氯气泄漏造成的群死群伤事故也是屡见不鲜▼▼▼历史上发生的典型氯气泄漏事故河北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5·13”氯气中毒事故
2017年5月13日,河北省沧州市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2人死亡、25人入院治疗。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利兴公司未按安全设施设计要求使用液氯钢瓶,非法使用液氯储罐,违法改造特种设备,违规在液氯压力管道上加装电加热圈,致使压力管道管壁在高温环境下腐蚀加速而变薄,最终不能承受管内压力,发生破裂,造成液氯大量泄漏。
云南南磷集团电化有限公司“9•17”氯气中毒事故
2008年9月17日,云南南磷集团电化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71人中毒。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氯充装站操作工将液氯钢瓶充满、关闭液氯充装阀后,没有及时调节液氯充装总管回流阀,充装总管短时压力迅速升高,造成充装系统压力表根部阀门上部法兰的垫片出现泄漏。泄漏的液氯气化扩散,造成该名操作工和下风向其他岗位的6名操作工以及正在该企业的二期建设项目施工的64名施工人员不同程度中毒。
重庆市天原化工“4•16”三氯化氮爆炸氯气外泄事故
2004年4月16日,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冷冻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极具爆炸危险的三氯化氮。在采用气化排氯的方式处理液氯储槽中的液氯时,三氯化氮被富集在液氯储槽内,致使三氯化氮爆炸,造成氯气大量外泄,导致事故发生。
山东青岛广益化工厂“7·24”氯气泄漏事故
1997年7月24日,山东省青岛广益化工厂发生氯气外泄事故,造成1900多人吸入氯气,其中24人轻度和中度中毒。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液氯储罐罐体腐蚀严重,上部走台边缘和罐体接触部分锈蚀导致破裂,致使罐内氯气外泄。
辽宁锦西化工总厂“7·22”氯气泄漏事故
1995年7月22日,辽宁省锦西化工总厂氯碱分厂液氯车间铁路槽车充装货位发生氯气外泄,造成1人死亡,11人氯气急性中毒,45人不同程度受到氯气刺激。原因是铁路槽车移位导致槽车顶部氯气阀门与货位上的氯气阀门之间的连接管线断裂,导致槽车内的液氯喷出。
辽宁锦西化工总厂“7·22”氯气泄漏事故
1995年7月22日,辽宁锦西化工总厂氯碱分厂液氯车间铁路槽车充装货位发生氯气外泄,造成1人死亡,11人氯气急性中毒,45人不同程度受到氯气刺激。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铁路槽车移位导致槽车顶部氯气阀门与货位上的氯气阀门之间的连接管线断裂,导致槽车内的液氯喷出。
河北省沧州市化工厂“12•12”氯气中毒事故
1990年12月12日,河北省沧州市化工厂发生氯气外泄事故,造成厂外群众800余人吸入氯气,其中147人到医院求治,19人住院治疗。
事故的直接原因:开启直接通往尾气系统的阀门时,开启速度过快,使压力较高的氯气突然进入平时几乎是常压的尾气管,将塑料管冲坏,造成氯气泄漏。
氯气泄漏应急处置氯气泄漏出事故,到场处理别马虎
刺激腐蚀易爆炸,胆大心细别中毒
首先划出重危区,参战人员细防护
启动设施降毒气,关堵倒转快速度。
03灾害特点:
1.氯气是强氧化剂,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易溶于水和碱溶液;
2.日光条件下与易燃气体混合会发生燃烧爆炸;
3.属剧毒物质,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4.扩散迅速,向低洼处漂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
5.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处置措施:
1.侦检重点查明泄漏容器(或储罐及罐区)储量、泄漏部位、强度和遇险人员的位置、数量、营救路线和周边单位、水源、道路等情况,查明是否有能与氯气发生剧烈反应的危化品;
2.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资出入,转移现场内危险物品;
3.启用固定设施或利用雾状射流稀释降毒;
4.采取关阀堵漏的方法堵漏,不能堵漏时,采用烃泵倒罐、惰性气体置换、压力差倒罐等方法进行输转倒罐;
5.利用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进行化学中和,较小的液氯钢瓶损坏可采取浸泡水解措施;
6.采取简易排毒法,物理和化学消毒法措施对人员、装备、场地进行洗消。
泄漏应急处置: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 戴橡胶手套。如果是液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 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构筑围堤堵截液体泄漏物。喷稀碱液中和、稀释。隔离泄漏区直 至气体散尽。泄漏场所保持通风。不同泄漏情况下的具体措施 :瓶阀密封填料处泄漏时,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瓶阀出口泄漏时,应查瓶阀是否关紧或关紧瓶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堵漏器材(如竹签、木塞、止漏器等)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脱落。上述处理均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C、pH值不小于7, 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 下风向疏散白天400m、夜晚1600m; 大量泄漏,初始隔离600m, 下风向疏散白天3500m、夜晚8000m。特别警示:
1.车辆、人员进攻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2.严格警戒并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检测;
3.进入重危区作业人员必须专业精干,实施一级防护,采取水枪掩护;
4.对救援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检查,防止二次污染和伤害;
5.要以事故单位专业人员为主采取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处置;
6.组织事故单位和石化、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专家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保障;
7.尽量减少水域或环境污染。
山东印发液氯储存装置及其配套设施安全改造和液氯泄漏应急处置指南(试行)